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感染和死亡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数据,全球每年约有10亿人感染季节性流感,其中300万至500万例发展为重症,29万至65万例因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死亡,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。
接种流感疫苗
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,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,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,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CDC)2023年的建议,6个月以上人群(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)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。
2023-2024年流感疫苗推荐毒株(WHO数据)
疫苗成分 | 毒株类型 | 适用人群 |
---|---|---|
A(H1N1) | A/Victoria/2570/2019 (H1N1)pdm09-like virus | 适用于所有年龄组 |
A(H3N2) | A/Darwin/9/2021 (H3N2)-like virus | 适用于所有年龄组 |
B/Victoria | B/Austria/1359417/2021-like virus | 适用于三价和四价疫苗 |
B/Yamagata | B/Phuket/3073/2013-like virus | 仅适用于四价疫苗 |
数据来源:世界卫生组织(WHO)2023年2月发布
流感疫苗的保护期约为6-8个月,因此建议在每年流感高发季(10月至次年3月)前完成接种。
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
(1)勤洗手
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,因此正确洗手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美国CDC建议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,尤其是在以下情况后:
- 触摸公共物品后(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)
- 咳嗽或打喷嚏后
- 用餐前
(2)正确佩戴口罩
在流感高发季节或人群密集场所(如公共交通、医院),佩戴口罩可减少病毒传播,N95或医用外科口罩的防护效果优于普通口罩。
(3)避免触摸眼、鼻、口
流感病毒可通过黏膜进入人体,减少手部接触面部可降低感染概率。
增强免疫力
(1)均衡饮食
摄入富含维生素C(柑橘类水果、西兰花)、维生素D(鱼类、蛋黄)和锌(坚果、瘦肉)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。
(2)规律运动
适度运动(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)可提高免疫力,但过度运动可能适得其反,因此需合理安排锻炼强度。
(3)充足睡眠
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,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(NSF)建议成年人每天保持7-9小时睡眠。
保持环境通风与消毒
(1)室内通风
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,可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。
(2)定期消毒高频接触表面
使用含氯消毒剂(如84消毒液)或75%酒精擦拭门把手、手机、键盘等物品。
避免接触流感患者
- 在流感高发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
- 若家人感染流感,尽量分房居住,并做好防护
- 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,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
药物预防(适用于高风险人群)
对于未接种疫苗或免疫低下人群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(如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)进行预防,但需注意,药物不能替代疫苗,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。
最新流感流行趋势(2023年数据)
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(CNIC)2023年10月发布的监测报告:
- 南方省份:流感样病例占比(ILI%)为5.2%,高于基线水平(3.0%)
- 北方省份:流感活动呈上升趋势,主要流行毒株为A(H3N2)
- 重症病例:60岁以上老年人和5岁以下儿童占比超过70%
数据来源:中国国家流感中心(CNIC)2023年第40周周报
预防流感需要综合措施,接种疫苗是核心手段,辅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,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科学防护才能有效降低流感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