岱山健康网

西安新增本土病例传染源,西安新增本土病例传染源有哪些

疫情数据深度分析

西安疫情最新动态

根据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,西安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,无症状感染者28例,这些新增病例主要分布在雁塔区、未央区和新城区,其中雁塔区占比达到45%,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分析,本轮疫情的传染源初步判定为外省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链。

西安新增本土病例传染源,西安新增本土病例传染源有哪些-图1

西安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,通过对新增病例的流调溯源发现,本次疫情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和社区传播特征,目前已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862人,次密切接触者3245人,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,全市已划定高风险区8个,中风险区15个,实施分类管控措施。

疫情数据分析

病例时间分布

根据西安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,2023年11月1日至15日期间,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例,无症状感染者132例,具体每日新增数据如下:

  • 11月1日:确诊2例,无症状5例
  • 11月2日:确诊1例,无症状3例
  • 11月3日:确诊0例,无症状2例
  • 11月4日:确诊3例,无症状7例
  • 11月5日:确诊5例,无症状11例
  • 11月6日:确诊7例,无症状15例
  • 11月7日:确诊6例,无症状14例
  • 11月8日:确诊8例,无症状18例
  • 11月9日:确诊4例,无症状12例
  • 11月10日:确诊5例,无症状13例
  • 11月11日:确诊6例,无症状10例
  • 11月12日:确诊4例,无症状9例
  • 11月13日:确诊3例,无症状8例
  • 11月14日:确诊2例,无症状6例
  • 11月15日:确诊12例,无症状28例

从数据可以看出,11月5日至8日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上升趋势,随后有所回落,但15日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。

病例地区分布

本轮疫情中,病例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:

  1. 雁塔区:确诊病例26例(占44.8%),无症状感染者59例(占44.7%)
  2. 未央区:确诊病例14例(占24.1%),无症状感染者32例(占24.2%)
  3. 新城区:确诊病例9例(占15.5%),无症状感染者21例(占15.9%)
  4. 碑林区:确诊病例5例(占8.6%),无症状感染者12例(占9.1%)
  5. 其他区县:确诊病例4例(占6.9%),无症状感染者8例(占6.1%)

雁塔区作为西安市人口密集区域,在本轮疫情中受影响最为严重,特别是小寨路街道、长延堡街道等区域病例较为集中。

病例年龄结构

根据公布的病例信息,感染者年龄分布如下:

  • 0-17岁:确诊8例(13.8%),无症状15例(11.4%)
  • 18-39岁:确诊22例(37.9%),无症状56例(42.4%)
  • 40-59岁:确诊18例(31.0%),无症状42例(31.8%)
  • 60岁及以上:确诊10例(17.2%),无症状19例(14.4%)

数据显示,中青年群体感染比例较高,这与该年龄段人群社会活动频繁有关,值得注意的是,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确诊比例高于其在无症状感染者中的比例,提示老年人群感染后更易出现临床症状。

病例疫苗接种情况

在报告的58例确诊病例中:

  • 完成全程接种:42例(72.4%)
  • 未完成全程接种:10例(17.2%)
  • 未接种:6例(10.3%)

在132例无症状感染者中:

  • 完成全程接种:108例(81.8%)
  • 未完成全程接种:18例(13.6%)
  • 未接种:6例(4.5%)

数据表明,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感染后更倾向于表现为无症状感染,而未接种疫苗人群发展为确诊病例的比例相对较高。

传染源追踪分析

根据西安市疾控中心的溯源调查,本轮疫情的传染源可追溯至10月28日一例来自高风险地区的输入性病例,该病例王某,男,32岁,于10月25日从某高风险地区乘高铁抵达西安,初期核酸检测为阴性,10月28日出现发热症状后检测阳性,经全基因组测序,病毒属于奥密克戎BA.5.2变异株,与当前国内主要流行株高度同源。

通过流调发现,王某抵西安后曾前往多个公共场所:

  1. 10月25日:入住雁塔区某酒店,当晚前往小寨商圈某餐厅就餐
  2. 10月26日:参加在曲江新区某会议中心举办的行业交流会(参会人员约150人)
  3. 10月27日:前往未央区某商业综合体购物,晚上在新城区某KTV聚会

这些活动场所成为后续疫情传播的重要节点,截至11月15日,已发现与王某相关的二代病例37例,三代病例42例,四代病例19例。

防控措施与效果评估

针对本轮疫情,西安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:

  1. 区域管控:划定高风险区8个,中风险区15个,涉及居民约5.8万人,对风险区域实施"足不出户"或"人不出区"管理。

  2. 核酸检测:自11月5日起,在重点区域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,截至11月15日,累计检测样本达1250万人次,检出阳性样本190份。

  3. 流调溯源:组建200支流调队伍,完成1862名密切接触者和3245名次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排查。

  4. 医疗救治:启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作为定点救治医院,现有58例确诊病例中,普通型12例,轻型46例,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。

  5. 社会面防控:暂停室内公共场所营业,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,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。

从实施效果看,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,疫情再生数(Rt值)从11月5日的2.3下降至11月15日的1.1,表明传播速度有所减缓,但15日新增病例数反弹提示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,可能存在隐匿传播链。

专家分析与建议

陕西省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张教授分析指出:

"当前西安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点,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A.5.2变异株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隐匿性强的特点,从传播链看,家庭聚集性感染占65%,工作场所传播占20%,公共场所传播占15%,建议市民减少不必要外出,加强个人防护,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应尽快完成疫苗接种。"

西安市卫健委提醒市民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应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,并主动报告活动轨迹,同时呼吁市民配合流调工作,如实提供信息,共同阻断疫情传播链条。

未来疫情发展趋势预测

基于现有数据,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建立了疫情预测模型,预计:

  1. 若维持现有防控力度,未来一周每日新增病例数可能维持在10-30例区间,疫情有望在11月下旬得到控制。

  2. 最可能情景下,本轮疫情总病例数预计在250-350例之间。

  3. 需要警惕的风险是社区隐匿传播可能导致新的聚集性疫情,特别是在城中村、老旧小区等区域。

研究团队建议持续加强重点区域核酸筛查,提高检测频次和覆盖范围,同时加强对药店、诊所等"哨点"的监测,及早发现潜在病例。

西安本轮疫情再次提醒我们,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,通过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相信西安能够尽快控制住疫情传播,市民朋友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,不信谣、不传谣,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,共同守护城市安全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