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案
疫情背景与防控形势
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,已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巨大冲击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3月,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7.6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,中国作为最早发现疫情并采取防控措施的国家,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防控策略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成果。
以2022年12月为例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共计约25.8万例,其中重症病例约1.2万例,死亡病例约500例,同期,北京市作为重点防控区域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约5,600例,重症病例约280例;上海市单日新增最高约4,800例,重症病例约190例;广东省单日新增最高约7,200例,重症病例约350例。
防控策略与措施
(一) 分级分类精准防控
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》,我国实施科学精准的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,将风险区域划分为高风险区、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三类,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。
以2022年11月数据为例:
- 高风险区:全国共划定约1,200个,涉及约350万人口
- 中风险区:全国共划定约2,800个,涉及约850万人口
- 低风险区: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,覆盖全国约13.5亿人口
(二) 核酸检测与筛查
核酸检测作为早期发现病例的重要手段,全国日均检测能力已提升至约1.5亿管,2022年10月至12月期间,全国累计完成核酸检测约45亿人次,
- 重点人群检测:约18亿人次,占比40%
- 区域全员检测:约22亿人次,占比49%
- 其他检测:约5亿人次,占比11%
(三) 疫苗接种工作
截至2023年2月底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约34.9亿剂次,接种总人数约13.1亿人,完成全程接种约12.7亿人,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约8.9亿人。
-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:约91.3%
- 3-17岁人群接种覆盖率:约95.2%
- 18-59岁人群接种覆盖率:约97.8%
医疗救治体系
(一) 定点医院与方舱医院建设
全国共指定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约2,600家,设置床位约60万张,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,各地共启用方舱医院约150个,提供床位约30万张,以武汉市为例,在疫情高峰时期,共启用方舱医院16个,提供床位约1.3万张,累计收治轻症患者约1.2万人。
(二) 重症救治资源
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已增至约18万张,其中三级医院重症床位占比约65%,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,全国重症床位使用率最高达到约85%,
- 北京地区:重症床位使用率峰值约92%
- 上海地区:重症床位使用率峰值约88%
- 广州地区:重症床位使用率峰值约90%
(三) 医疗物资储备
国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医疗物资储备制度,截至2023年1月,全国储备:
- 呼吸机:约8.5万台
- 体外膜肺氧合(ECMO)设备:约260台
- 防护服:约5,000万套
- 医用防护口罩(N95):约3亿只
- 抗原检测试剂:约10亿人份
重点场所防控
(一) 学校防控
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约53万所,在校学生约2.9亿人,2022年秋季学期,各地教育系统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:
- 每日健康监测覆盖率:约99.7%
- 校园环境消杀频次:平均每日2-3次
- 应急处置演练开展率:约98.5%
(二) 养老机构防控
全国养老机构约4万家,在院老年人约220万人,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:
- 养老机构封闭管理率:约95%
- 工作人员闭环管理率:约90%
- 老年人疫苗接种率:约93.5%
(三) 交通场站防控
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等交通场站严格执行"落地检"政策,2022年12月数据:
- 铁路客运量:约1.2亿人次,检测率100%
- 民航客运量:约2,800万人次,检测率100%
- 公路水路客运量:约3.5亿人次,抽检率约30%
社区防控与社会动员
(一) 社区网格化管理
全国约65万个城乡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,配备专兼职网格员约450万人,2022年11月至12月期间:
- 社区排查重点人员:约1,200万人次
- 居家健康监测人员:约380万人
- 社区环境消杀面积:累计约85亿平方米
(二) 志愿者参与
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超过2,300万人,累计服务时长约15亿小时。
- 社区服务志愿者:约1,500万人
- 医疗辅助志愿者:约300万人
- 物资配送志愿者:约500万人
(三) 社会捐赠
2020年至2022年期间,全国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款物约1,500亿元,
- 现金捐赠:约850亿元
- 物资捐赠:约650亿元
- 境外捐赠:约150亿元
经济支持与民生保障
(一) 企业纾困政策
2022年,全国累计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约4.2万亿元,
- 增值税留抵退税:约2.4万亿元
- 小微企业减免税:约1.1万亿元
- 社保费缓缴:约0.7万亿元
(二) 就业保障措施
2022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约1,206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的约110%,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约490亿元,惠及企业约80万家,稳定岗位约2,000万个。
(三) 基本生活保障
2022年,全国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120亿元,惠及困难群众约3.2亿人次。
- 低保对象:约1.2亿人次
- 特困人员:约0.4亿人次
- 失业人员:约0.8亿人次
- 其他困难群众:约0.8亿人次
科技支撑与国际合作
(一) 科研攻关
全国投入疫情防控科研经费约150亿元,取得重要成果:
- 获批上市疫苗:12款
- 获批上市治疗药物:8种
- 发表高水平论文:约5,000篇
- 申请专利:约3,000项
(二) 大数据应用
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"防疫健康码"累计亮码约6,000亿次,服务用户约10亿人,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累计查询约800亿次,识别风险人群约2亿人次。
(三) 国际合作
中国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,包括:
- 口罩:约4,300亿只
- 防护服:约9亿套
- 检测试剂:约5.7亿人份
- 疫苗:约22亿剂
总结与展望
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表明,坚持"动态清零"总方针和科学精准防控策略是符合国情的最佳选择,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,我国新冠肺炎发病率、重症率和病亡率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之一,2022年,我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/270,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。
我们将继续优化防控措施,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,完善公共卫生体系,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、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