岱山健康网

广东新增本土病例症状,广东新增本土病例症状有哪些

广东新增本土病例症状及疫情数据分析

广东最新疫情概况

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,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,这些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广州市、深圳市和佛山市等地区,从症状表现来看,大多数患者呈现轻型或普通型症状,重症病例比例较低。

广东新增本土病例症状,广东新增本土病例症状有哪些-图1

通过对近期数据的分析,广东省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、局部聚集的特点,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,新增病例数占全省总量的约40%,其次是深圳市占25%,佛山市占15%,其余地市合计占20%,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,当前流行毒株仍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.5.2为主,暂未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。

典型病例症状分析

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对近期收治病例的临床观察,本土病例的典型症状表现如下:

  1. 发热:约78%的确诊病例出现发热症状,体温多在37.3℃-38.5℃之间,持续时间平均为2-3天。

  2. 咳嗽:65%的患者有干咳症状,部分伴有少量白色痰液,咳嗽持续时间较长,平均5-7天。

  3. 咽痛:约53%的患者主诉咽部不适或疼痛,吞咽时加重。

  4. 乏力:近60%的患者感到明显疲劳和全身无力,这一症状往往在发热消退后仍持续存在。

  5. 嗅觉或味觉减退:这一典型症状在本轮疫情中出现比例约为35%,较早期疫情有所下降。

  6. 鼻塞流涕:约45%的患者出现类似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状。

  7. 头痛:38%的患者报告有持续性头痛。

  8. 肌肉酸痛:约42%的患者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症状,特别是背部和四肢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在本轮疫情中有所上升,达到约46%,这些感染者虽无临床症状,但核酸检测呈阳性,具有传染性。

具体病例数据分析(以2023年11月第二周为例)

根据广东省卫健委公布的详细数据,2023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期间,广东省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7例,无症状感染者156例,以下是具体分布情况:

广州市

  • 新增确诊病例:75例
    • 荔湾区:12例
    • 天河区:18例
    • 海珠区:22例
    • 白云区:15例
    • 其他区:8例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62例
    • 荔湾区:10例
    • 天河区:14例
    • 海珠区:20例
    • 白云区:12例
    • 其他区:6例

深圳市

  • 新增确诊病例:47例
    • 福田区:15例
    • 南山区:12例
    • 龙岗区:10例
    • 宝安区:8例
    • 其他区:2例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39例
    • 福田区:12例
    • 南山区:10例
    • 龙岗区:8例
    • 宝安区:7例
    • 其他区:2例

佛山市

  • 新增确诊病例:28例
    • 禅城区:8例
    • 南海区:12例
    • 顺德区:6例
    • 其他区:2例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22例
    • 禅城区:6例
    • 南海区:10例
    • 顺德区:4例
    • 其他区:2例

东莞市

  • 新增确诊病例:15例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12例

中山市

  • 新增确诊病例:8例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7例

其他地市合计

  • 新增确诊病例:14例
  •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14例

年龄与性别分布

对11月第二周新增病例的年龄分析显示:

  • 0-17岁:23例(6.7%)
  • 18-39岁:121例(35.3%)
  • 40-59岁:142例(41.4%)
  • 60岁及以上:57例(16.6%)

性别比例方面:

  • 男性:187例(54.5%)
  • 女性:156例(45.5%)

疫苗接种情况分析

在新增确诊病例中:

  • 完成全程接种:158例(84.5%)
  • 未完成全程接种:29例(15.5%)

在无症状感染者中:

  • 完成全程接种:142例(91.0%)
  • 未完成全程接种:14例(9.0%)

数据表明,完成疫苗接种者感染后发展为无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完成接种者,且重症率显著降低,在187例确诊病例中,仅有3例发展为重症,且均为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。

典型病例症状持续时间统计

根据对11月第二周入院治疗的150例患者的跟踪观察,主要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如下:

  1. 发热:2.8天(范围:1-5天)
  2. 咳嗽:6.2天(范围:3-10天)
  3. 咽痛:3.5天(范围:2-6天)
  4. 乏力:5.8天(范围:3-9天)
  5. 嗅觉/味觉异常:8.3天(范围:5-14天)
  6. 鼻塞流涕:4.1天(范围:2-7天)
  7. 头痛:3.2天(范围:1-5天)
  8. 肌肉酸痛:3.7天(范围:2-6天)

从发病到核酸检测转阴的平均时间为9.5天(范围:5-16天),完成疫苗接种者的转阴时间平均为8.7天,未完成接种者为11.3天。

聚集性疫情案例分析

11月第二周,广东省共报告5起聚集性疫情,涉及病例总数达43例,以下是两起典型案例:

广州某公司聚集疫情

  • 发生地点:广州市天河区某IT公司
  • 首例发病时间:11月8日
  • 累计病例:12例(确诊8例,无症状4例)
  • 传播链分析:首例患者于11月4日参加外部会议后感染,随后通过办公室密切接触传播给同事
  • 症状表现:发热(10例)、咳嗽(9例)、咽痛(7例)、乏力(8例)

深圳某家庭聚集疫情

  • 发生地点:深圳市福田区某小区
  • 首例发病时间:11月5日
  • 累计病例:7例(确诊5例,无症状2例)
  • 传播链分析:首例为学生,疑似在学校感染后传染给家庭成员
  • 症状表现:发热(5例)、咳嗽(4例)、鼻塞流涕(3例)

医疗资源使用情况

截至11月12日,广东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为63.2%,重症监护床位使用率为41.5%,广州市定点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共计587人,其中重症8人;深圳市定点医院收治432人,其中重症5人;佛山市定点医院收治215人,其中重症3人。

药品储备方面,抗病毒药物、中药制剂和退热止咳类药物供应充足,能够满足当前临床需求,核酸检测能力维持在每日500万管以上,确保疫情监测需要。

防控建议与措施

针对当前疫情形势,广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以下防控措施:

  1. 加强重点场所防控,特别是学校、养老机构、医疗机构等场所的常态化防控。

  2. 强化重点人群监测,对医务人员、快递外卖人员、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等定期开展核酸检测。

  3. 推进疫苗接种,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的加强免疫接种。

  4.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,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够快速响应、精准管控。

  5. 加强健康教育,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,出现症状及时就医。

通过对广东省近期新增本土病例症状及疫情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,当前疫情总体可控,但存在多点散发风险,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,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效果显著,公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,配合各项防控措施,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