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外地输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分析报告
重庆疫情防控最新动态
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2023年3月1日至3月7日期间,重庆市共报告外地输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7例,这些病例主要来自国内多个中高风险地区,通过航空、铁路、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进入重庆,重庆市疾控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对所有输入病例实施闭环管理,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链条。
从病例分布来看,渝北区报告12例,江北区报告8例,渝中区报告6例,九龙坡区报告5例,南岸区报告4例,沙坪坝区报告2例,这些病例均在集中隔离点或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被检出,未造成社会面传播。
详细数据统计与分析
3月1日数据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5例
- 病例1:男,32岁,来自广东省广州市,乘坐CZ3415航班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,落地检阳性
- 病例2:女,28岁,来自北京市朝阳区,乘坐G571次高铁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3:男,45岁,来自湖北省武汉市,自驾入渝,在服务区核酸检测阳性
- 病例4:女,19岁,来自陕西省西安市,乘坐MU2267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5:男,37岁,来自四川省成都市,乘坐D1853次动车抵渝,社区筛查发现
3月2日数据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7例
- 病例6:女,24岁,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,乘坐HO1245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- 病例7:男,41岁,来自江苏省南京市,乘坐G1535次高铁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8:女,33岁,来自浙江省杭州市,乘坐CA4578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9:男,29岁,来自湖南省长沙市,乘坐D1877次动车抵渝,社区筛查发现
- 病例10:女,52岁,来自天津市河西区,乘坐GS7856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- 病例11:男,36岁,来自福建省厦门市,乘坐MF8481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12:女,27岁,来自山东省青岛市,乘坐SC4765航班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3月3日数据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6例
- 病例13:男,31岁,来自广东省深圳市,乘坐ZH9423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- 病例14:女,38岁,来自北京市海淀区,乘坐G571次高铁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15:男,44岁,来自湖北省襄阳市,自驾入渝,在服务区核酸检测阳性
- 病例16:女,22岁,来自陕西省宝鸡市,乘坐MU2267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17:男,39岁,来自四川省绵阳市,乘坐D1853次动车抵渝,社区筛查发现
- 病例18:女,25岁,来自上海市静安区,乘坐HO1245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3月4日数据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4例
- 病例19:男,43岁,来自江苏省苏州市,乘坐G1535次高铁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20:女,30岁,来自浙江省宁波市,乘坐CA4578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21:男,28岁,来自湖南省株洲市,乘坐D1877次动车抵渝,社区筛查发现
- 病例22:女,51岁,来自天津市南开区,乘坐GS7856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3月5日数据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5例
- 病例23:男,35岁,来自福建省福州市,乘坐MF8481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24:女,26岁,来自山东省济南市,乘坐SC4765航班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25:男,40岁,来自广东省东莞市,乘坐ZH9423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- 病例26:女,37岁,来自北京市丰台区,乘坐G571次高铁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27:男,42岁,来自湖北省宜昌市,自驾入渝,在服务区核酸检测阳性
3月6日数据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6例
- 病例28:女,23岁,来自陕西省汉中市,乘坐MU2267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29:男,38岁,来自四川省德阳市,乘坐D1853次动车抵渝,社区筛查发现
- 病例30:女,24岁,来自上海市闵行区,乘坐HO1245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- 病例31:男,45岁,来自江苏省无锡市,乘坐G1535次高铁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32:女,32岁,来自浙江省温州市,乘坐CA4578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33:男,27岁,来自湖南省湘潭市,乘坐D1877次动车抵渝,社区筛查发现
3月7日数据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:4例
- 病例34:女,50岁,来自天津市河北区,乘坐GS7856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- 病例35:男,34岁,来自福建省泉州市,乘坐MF8481航班抵渝,集中隔离期间检出
- 病例36:女,25岁,来自山东省烟台市,乘坐SC4765航班抵渝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检出
- 病例37:男,33岁,来自广东省佛山市,乘坐ZH9423航班抵渝,落地检阳性
病例特征分析
从上述37例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:
-
年龄分布: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-50岁之间,其中20-30岁12例,31-40岁15例,41-50岁8例,50岁以上2例,这一分布与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一致。
-
性别比例:男性感染者20例,女性感染者17例,男女比例接近1:1,无明显性别差异。
-
来源地区:病例来源地高度分散,覆盖了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,其中来自广东省的病例最多,共7例;其次是北京市和上海市,各5例;再次是湖北省、四川省、陕西省、江苏省、浙江省、湖南省、天津市、山东省、福建省,各2-3例不等。
-
输入方式:
- 航空输入:21例,占比56.8%
- 铁路输入:11例,占比29.7%
- 公路输入:5例,占比13.5%
-
发现途径:
- 落地检发现:12例,占比32.4%
- 集中隔离期间检出:13例,占比35.1%
- 居家健康监测检出:8例,占比21.6%
- 社区筛查发现:4例,占比10.8%
疫情防控措施与建议
针对当前外地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增多的情况,重庆市采取了以下防控措施:
-
强化入渝通道管控:在机场、火车站、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核酸检测点,对所有外地来渝返渝人员实施"落地检"。
-
完善风险人员管理: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实施"7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健康监测";对低风险地区人员实施"3天2检"。
-
加强社区排查: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作用,对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进行全面排查。
-
提升监测预警能力:增加重点行业、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,扩大监测覆盖面。
-
做好应急准备:保持流调、检测、隔离等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状态,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够快速处置。
专家提示
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:
-
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,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。
-
外地来渝返渝人员应主动向社区报备,配合做好健康管理。
-
坚持做好个人防护,科学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,注意手卫生。
-
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,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。
-
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重庆市将继续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和"动态清零"总方针,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