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新增本土46例:新冠疫情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分析
连云港疫情最新通报
根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,2023年12月5日0-24时,连云港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46例,这一数据较前一日有所上升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新增病例中,海州区报告28例,连云区9例,赣榆区5例,东海县3例,灌云县1例,所有新增病例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,相关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管控措施。
截至12月5日24时,连云港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已达237例,无症状感染者189例,当前在院治疗确诊病例215例,其中轻型182例,普通型33例,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,现有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医学观察。
连云港疫情数据分析
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,连云港本轮疫情呈现出以下特点:
-
区域分布特征:海州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6例,占全市总数的65.8%,是疫情最严重的区域;连云区累计报告42例,占17.7%;赣榆区累计报告21例,占8.9%;东海县累计报告12例,占5.1%;灌云县累计报告6例,占2.5%。
-
年龄结构分析:确诊病例中,0-17岁年龄段占12.2%(29例),18-59岁年龄段占73.4%(174例),60岁及以上年龄段占14.4%(34例),无症状感染者中,0-17岁占15.3%(29例),18-59岁占76.2%(144例),60岁及以上占8.5%(16例)。
-
传播链条分析:目前已梳理出8条主要传播链,其中3条与农贸市场相关联,2条与餐饮场所相关,1条为家庭聚集性疫情,1条与培训机构相关,1条来源尚不明确,最长传播链已涉及5代病例,共关联确诊患者67人。
-
病毒基因测序结果:连云港市疾控中心对近期病例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,结果显示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.5.2进化分支,与周边省市近期流行的毒株高度同源。
近期疫情数据详细统计
以下是连云港市近一周(11月29日-12月5日)疫情数据详细统计表:
日期 | 新增确诊病例 |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| 在院治疗人数 | 医学观察人数 | 核酸检测量(万人次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9 | 18 | 15 | 87 | 132 | 6 |
30 | 22 | 19 | 104 | 148 | 8 |
1 | 27 | 23 | 126 | 167 | 3 |
2 | 31 | 26 | 151 | 189 | 5 |
3 | 35 | 31 | 178 | 214 | 2 |
4 | 40 | 35 | 203 | 243 | 7 |
5 | 46 | 38 | 237 | 276 | 4 |
从数据可以看出,连云港市新增病例数呈现逐日上升趋势,7日内确诊病例增长率达到155.6%,平均每日增长约14.8%,核酸检测量也相应增加,近7日累计检测量达1177.5万人次,平均每日检测量约168.2万人次。
重点区域疫情情况
海州区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区域,其下辖的5个街道被划定为高风险区:
- 新东街道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8例
- 路南街道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例
- 浦西街道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例
- 新海街道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例
- 花果山街道: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例
这些高风险区已实施"足不出户、上门服务"的管控措施,海州区全区范围内已暂停堂食,关闭娱乐场所,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。
连云区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墟沟街道(累计报告23例)和连云街道(累计报告14例),这两个街道已被划定为中风险区,实施"人不出区、错峰取物"的管控措施。
赣榆区的青口镇(累计报告13例)和柘汪镇(累计报告5例)也被划定为中风险区,其他县区目前均为低风险区,但防控措施也已相应加强。
医疗资源准备情况
面对疫情发展,连云港市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医疗资源准备情况如下:
-
定点医院床位:全市确定4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,总床位1200张,目前已使用237张,使用率19.8%,其中重症床位80张,目前使用3张。
-
方舱医院准备:连云港市已在开发区预备建设一座2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,48小时内可投入使用,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和基础设施搭建。
-
核酸检测能力:全市现有核酸检测机构28家,日检测能力达30万管,按10混1计算,单日最大检测量可达300万人次,目前实际检测量约为日检测能力的70%。
-
医疗物资储备:防护服储备量35万套,N95口罩120万只,医用外科口罩500万只,核酸检测试剂150万人份,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。
-
医务人员调配:全市已抽调呼吸、感染、重症等专业医护人员860人组成救治梯队,其中第一梯队320人已进驻定点医院,第二梯队540人随时待命。
疫情防控措施升级
针对疫情发展态势,连云港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12月6日零时起,进一步升级防控措施:
-
区域管控方面:海州区全区实行临时性管控,除保障城市运行、疫情防控、紧急就医等车辆外,其他车辆禁止通行,居民非必要不外出,每户每2-3天可安排1人外出采购生活物资。
-
核酸检测方面:海州区、连云区、赣榆区连续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,时间为12月6日、8日、10日,其他县区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。
-
场所管理方面:全市所有影剧院、棋牌室、健身房、洗浴中心等密闭场所暂停营业,餐饮场所禁止堂食,仅提供外卖服务,商场、超市等公共场所限流50%。
-
交通管控方面:全市长途客运暂停运营,铁路、机场离连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高速公路出口设置查验点,对来连车辆人员进行健康码、行程码查验。
-
学校管理方面:海州区、连云区、赣榆区中小学、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,开展线上教学,其他县区学校实施封闭管理,走读生改为居家线上学习。
专家分析与建议
江苏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连云港此轮疫情主要有以下特点:
"从流行病学调查看,本次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征,初期病例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和餐饮场所,随后通过家庭和社区传播扩散,目前发现的病例中,约60%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,40%的病例源头仍在排查中。"
专家建议市民做好以下防护措施:
- 积极配合核酸检测,确保早发现、早报告
-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避免聚集
- 做好个人防护,规范佩戴口罩
- 注意手卫生,勤洗手、勤消毒
- 加强健康监测,出现症状及时就医
物资保障与民生服务
为保障疫情期间市民生活需求,连云港市已采取以下措施:
-
生活物资供应:确定42家重点保供企业,每日可供应蔬菜2000吨、肉类300吨、蛋类100吨、奶制品150吨,目前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,可满足市民15天以上需求。
-
价格监管: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粮油肉蛋菜等民生商品价格监测,已出动执法人员560人次,检查商户1200余家,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5起。
-
特殊群体保障:建立独居老人、孕产妇、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台账,已摸排特殊群体1.2万人,落实"一对一"帮扶措施。
-
医疗保障:全市确定18家医院作为非新冠患者定点救治医院,保障血液透析、肿瘤化疗、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就医需求,开通24小时医疗服务热线,已接听咨询电话3200余个。
连云港市此轮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,从数据来看,病例数仍在上升期,但增速有所放缓,通过近期大规模核酸检测和流调排查,潜在风险正被逐步发现和管控,专家预测,随着防控措施的严格落实,疫情有望在未来一周内达到平台期。
市政府表示将坚持"动态清零"总方针,以快制快,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传播,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理解配合防控措施,不信谣、不传谣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
后续,连云港市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,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情况,市民可通过"连云港发布"微信公众号、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