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疫情最新数据通报
内蒙古自治区最新疫情动态
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2023年11月15日0-24时,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例,其中呼和浩特市26例、包头市3例、呼伦贝尔市2例、兴安盟1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9例,其中呼和浩特市78例、包头市5例、呼伦贝尔市3例、兴安盟2例、通辽市1例。
截至11月15日24时,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12例,其中呼和浩特市332例、包头市35例、呼伦贝尔市22例、兴安盟10例、通辽市8例、赤峰市3例、锡林郭勒盟2例,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23例,其中呼和浩特市1278例、包头市112例、呼伦贝尔市65例、兴安盟32例、通辽市18例、赤峰市10例、锡林郭勒盟8例。
呼和浩特市疫情详细数据
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,呼和浩特市疫情数据备受关注,根据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:
- 新增确诊病例分布:新城区8例、回民区6例、玉泉区5例、赛罕区7例
-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分布:新城区22例、回民区18例、玉泉区15例、赛罕区23例
- 风险区域调整:新增高风险区12个,中风险区调整为高风险区5个
- 核酸检测情况:11月15日完成核酸检测389.6万人次,检出阳性管数87管
历史数据对比分析
对比内蒙古自治区近期疫情发展态势,我们可以发现:
- 10月数据:10月1日-31日,全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6例,无症状感染者2143例
- 11月上旬数据:11月1日-10日,全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3例,无症状感染者876例
- 近期趋势:11月11日-15日,全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8例,无症状感染者532例
从数据可以看出,虽然新增病例数仍处于较高水平,但增速已有所放缓,呼和浩特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从最高峰的56例(11月8日)下降至26例(11月15日)。
各盟市具体疫情数据
包头市疫情情况
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,均为青山区报告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,其中昆都仑区2例、青山区2例、东河区1例,现有高风险区18个,中风险区9个。
呼伦贝尔市疫情情况
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,均在海拉尔区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,海拉尔区2例、满洲里市1例,现有高风险区7个,中风险区4个。
兴安盟疫情情况
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,在乌兰浩特市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,乌兰浩特市1例、科右前旗1例,现有高风险区5个,中风险区3个。
通辽市疫情情况
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,在科尔沁区,现有高风险区3个,中风险区2个。
疫情防控措施最新调整
根据疫情形势变化,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时调整防控措施:
- 呼和浩特市:继续实行分区管控,高风险区"足不出户",中风险区"人不出区"
- 包头市:对重点区域实行每日核酸检测,其他区域隔日检测
- 呼伦贝尔市:加强边境口岸防控,实行"人货分离、分段运输"闭环管理
- 全区范围:严格执行"落地检",跨盟市流动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
医疗资源保障情况
为应对疫情,内蒙古自治区已启动应急机制:
- 定点医院:全区确定新冠肺炎定点医院35家,总床位5120张
- 方舱医院:呼和浩特市已启用方舱医院3个,床位总数达5000张
- 医护人员:全区抽调5200名医护人员支援重点地区
- 物资储备:医用防护服库存58万套,N95口罩120万个,核酸检测试剂可供500万人次使用
疫苗接种最新进展
截至11月15日,内蒙古自治区疫苗接种情况:
- 累计接种: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489.6万剂次
- 全程接种:完成全程接种2187.3万人,全程接种率91.2%
- 加强免疫: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65.4万人,加强免疫接种率77.8%
- 老年人接种: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89.5%,加强免疫接种率82.3%
专家分析与建议
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专家针对当前疫情提出建议:
- 个人防护: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少聚集
- 核酸检测: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,确保"应检尽检"
- 健康监测:出现发热、干咳等症状及时就医
- 信息获取: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,不信谣不传谣
经济社会运行保障
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同时,内蒙古自治区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:
- 生活物资:重点商超库存粮食可供应15天以上,食用油10天以上
- 价格监测:对30种主要生活必需品实行每日价格监测
- 交通保障:确保防疫物资、鲜活农产品等运输车辆优先通行
- 企业生产:建立重点企业"白名单",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
结束语
当前,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,请广大居民继续配合防疫工作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,我们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,及时发布最新信息,相信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,我们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,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