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经历
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,已经深刻影响了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,作为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一员,我亲身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化,以下将结合具体数据,回顾疫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影响。
疫情初期阶段
2020年初,新冠病毒开始在武汉迅速传播,根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,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,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95例,死亡25例,到1月29日,短短6天内确诊病例激增至1905例,死亡病例增至104例。
湖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,2020年2月12日,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840例(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),创下单日新增最高纪录,截至2020年2月17日24时,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9989例,其中武汉市42752例,占全省总数的71.3%。
全国疫情数据
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显示,截至2020年2月17日24时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2436例,累计死亡病例1868例,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52例,重症病例11741例,占确诊病例的16.2%。
2020年3月,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,世界卫生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,截至2020年3月31日,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3.8万例。
本地疫情经历
以北京市为例,2020年6月新发地市场暴发聚集性疫情,北京市卫健委数据显示,6月11日至7月2日,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1例,其中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占70%以上,6月13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36例,为此次疫情峰值。
2021年1月,北京市顺义区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,1月1日至1月31日,顺义区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8例,无症状感染者9例,其中1月10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7例,为此次疫情最高值。
疫苗接种数据
随着疫苗研发成功,我国于2020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,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2月9日24时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4052万剂次,到2021年6月19日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超10亿剂次,创下全球最快接种速度纪录。
2022年1月,全国已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12.13亿人,全程接种率超过86%,加强免疫接种方面,截至2022年1月14日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加强针近5亿剂次。
2022年奥密克戎疫情
2022年3月,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新一轮疫情,上海市卫健委数据显示,3月1日至5月31日,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000余例,无症状感染者超过55万例,4月13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2573例,无症状感染者25146例,创下上海疫情峰值。
吉林省疫情数据显示,2022年3月1日至4月13日,吉林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3万例,其中长春市占60%以上,3月14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3076例,为吉林省疫情最高峰。
全国疫情数据统计
国家卫健委通报,2022年4月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,无症状感染者超过100万例,其中4月13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99例,无症状感染者26318例。
2022年11月,全国疫情再次反弹,11月1日至30日,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3.8万例,无症状感染者超过32万例,11月27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748例,无症状感染者36304例,为当月峰值。
防控政策调整
2022年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"新十条"优化措施,标志着疫情防控政策重大调整,12月8日至31日,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6万例,死亡病例524例,12月22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49例,为政策调整后最高值。
2023年1月8日起,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"乙类乙管",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,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,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,其中1月4日单日死亡病例4273例,为峰值。
经济影响数据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.8%,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,2020年全年GDP增长2.3%,为1976年以来最低增速。
旅游业方面,2020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.52亿人次,同比下降42.9%;旅游收入1839亿元,同比下降58.6%,民航数据显示,2020年2月民航旅客运输量834万人次,同比下降84.5%。
国际比较数据
截至2023年3月,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.7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,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110万例,均为全球最高,印度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40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53万例。
疫苗接种方面,截至2023年3月,全球已接种疫苗超过130亿剂次,中国接种量超过34亿剂次,占全球总量的26%以上,美国接种量超过6.7亿剂次,印度超过22亿剂次。
个人防护经验
疫情期间,个人防护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口罩使用量激增,2020年2月至5月,我国口罩日产量从不到2000万只迅速提升至超过2亿只,2020年全年,我国口罩产量超过1000亿只。
消毒产品方面,2020年1-4月,全国手消毒剂产量同比增长423.9%,84消毒液产量同比增长207.5%,体温计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产量也实现数倍增长。
心理健康影响
疫情对公众心理健康造成显著影响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,2020年2月疫情期间,我国民众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.8%,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8.8%,均显著高于平时水平。
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调查显示,封控区居民中有43.7%出现焦虑症状,37.4%出现抑郁症状,28.2%存在失眠问题,心理咨询热线接听量较平时增加3-5倍。
回顾三年抗疫历程,中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约1000万例,死亡病例约10万例,病死率约1%,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,疫苗接种方面,截至2023年3月,全国全程接种率超过90%,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超过85%。
当前,新冠病毒仍在变异传播,但致病力明显减弱,国家疾控局监测显示,2023年2月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较1月峰值下降97.2%,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下降99.8%,表明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。
这段特殊的疫情经历,将永远铭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,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,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健康、亲情和正常的社会交往,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挑战,我们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应对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