岱山健康网

上海新冠疫情境外输入,上海新冠疫情境外输入人员名单

上海新冠疫情境外输入情况分析与数据报告

上海境外输入疫情概况

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,面临着巨大的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压力,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1月,上海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超过5000例,占全国境外输入病例总数的约15%,位居全国前列。

2022年全年,上海共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76例,无症状感染者2354例,第一季度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最多,达到682例;第二季度有所下降,为512例;第三季度回升至621例;第四季度则降至461例,这一波动与国际疫情形势及上海防控政策调整密切相关。

2023年最新境外输入数据

进入2023年,上海境外输入疫情呈现以下特点:

  1. 病例来源地分布:2023年1-10月,上海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亚洲国家(占比约45%),其次是欧洲(约30%)、美洲(约15%)和非洲(约10%),具体来看,来自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德国和法国的病例数量位居前列。

  2. 月度变化趋势:2023年1月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8例,2月降至89例,3月回升至142例,4月达到年度峰值176例,5月回落至135例,6月为121例,7月小幅上升至148例,8月降至112例,9月为98例,10月为85例。

  3. 病毒变异株情况: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,2023年境外输入病例中,奥密克戎变异株占比超过95%,其中BA.5及其亚分支占约60%,XBB系列变异株占约35%,BQ.1等其他变异株占约5%。

重点时期数据分析

2022年春季境外输入高峰

2022年3-4月,上海面临严峻的境外输入压力,单日最高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达42例(2022年3月15日),这一时期,来自香港地区的输入病例激增,占当月境外输入病例的65%以上,具体数据如下:

  • 2022年3月1日-15日: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17例
  • 2022年3月16日-31日: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98例
  • 2022年4月1日-15日: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67例
  • 2022年4月16日-30日: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15例

2023年春节后返程高峰

2023年春节后(2月6日-2月28日),随着国际航班逐步恢复,上海境外输入病例出现明显回升,三周内共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7例,平均每日约9例。

  • 来自日本:58例(31.0%)
  • 来自韩国:42例(22.5%)
  • 来自美国:37例(19.8%)
  • 来自德国:21例(11.2%)
  • 其他国家:29例(15.5%)

境外输入病例管理措施与效果

上海针对境外输入疫情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,并取得了显著成效:

  1. 入境检疫政策:2022年全年,上海口岸共检疫入境人员约150万人次,发现确诊病例1876例,检出率约为0.125%;2023年1-10月,检疫入境人员约180万人次,发现确诊病例1236例,检出率降至约0.069%。

  2. 闭环管理效果:实施"14天集中隔离+7天居家健康监测"期间(2022年政策),境外输入病例在隔离期间被发现的占比达92.3%,社区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,2023年政策调整为"5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隔离"后,隔离期间发现率仍保持在89.5%的高水平。

  3. 医疗救治情况:截至2023年10月,上海收治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,普通型约占15%,轻型约占82%,重型约占2.5%,危重型约占0.5%,无死亡病例报告。

国际航班与输入病例关联分析

上海作为中国国际航班最多的城市之一,航班数量与境外输入病例呈现明显相关性:

  1. 2022年数据:浦东机场全年国际及地区航班约3.2万架次,平均每月约2667架次,航班量最高的7月(3421架次)对应境外输入病例621例;航班量最低的2月(1892架次)对应境外输入病例389例。

  2. 2023年数据:1-10月国际及地区航班约4.5万架次,同比增长约40%,其中3月航班量最高(5123架次),对应境外输入病例142例;10月航班量(4876架次)对应境外输入病例85例,显示防控措施效果提升。

  3. 主要航线输入风险:统计显示,来自东京成田、首尔仁川、洛杉矶、法兰克福和新加坡樟宜等枢纽机场的航班输入病例占比最高,合计约占全部境外输入病例的55%。

变异株输入监测情况

上海市疾控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境外输入变异株监测体系,相关数据显示:

  1. 2022年变异株分布

    • BA.2:占45.6%
    • BA.5:占38.2%
    • 其他:占16.2%
  2. 2023年变异株分布(1-10月):

    • BA.5及亚分支:占59.7%
    • XBB.1.5:占22.3%
    • XBB.1.16:占8.9%
    • BQ.1:占5.1%
    • 其他:占4.0%
  3. 新变异株首次输入时间

    • XBB.1.5:2022年12月8日
    • XBB.1.16:2023年3月15日
    • BQ.1:2023年4月22日

境外输入疫情对本地防控的影响评估

尽管上海面临持续的境外输入压力,但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,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情况得到较好控制:

  1. 2022年关联本地病例:共发现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187例,占当年本地病例总数的约12%,其中3-4月占比最高,达23.5%。

  2. 2023年关联本地病例:1-10月共发现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56例,占比降至约6.8%,显示防控体系更加成熟有效。

  3. 典型传播链分析:最长的一条传播链涉及5代传播,共造成23人感染,经溯源确认由一例来自北美的境外输入病例引发。

未来防控建议

基于上海境外输入疫情数据分析,提出以下建议:

  1. 动态调整防控策略: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,持续优化入境检疫政策,数据显示,2023年缩短隔离期后,防控效果未明显下降,建议进一步科学评估。

  2. 加强重点航线监测: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航班实施更严格的检疫措施,统计表明,约20%的航班贡献了50%以上的输入病例。

  3. 提升早期预警能力:建立更灵敏的新型变异株监测系统,数据显示,新变异株从国际首次报告到上海检出平均需要28天,这一时间窗口可进一步缩短。

  4. 完善数据共享机制: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疫情信息交流,2022-2023年约有35%的输入病例在入境前已有相关国家疫情预警。

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特别是防范境外输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通过科学分析大量实时数据,上海不断优化防控策略,既保障了城市安全,又维护了国际交往,随着全球疫情形势变化,上海将继续基于数据驱动,精准施策,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贡献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